国产手机的集体迷失:渠道向右 产品向左?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仿佛越来越难评判国产手机的现状:是好,还是坏,都很难讲。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大概有1年左右的时间,国产手机一直保持着全球市场一半的出货量和50%的销售占比,整体营收也稳步增长。中兴、华为近年来一直稳居全球市场前五名,而据IDC数据显示,酷派也在今年4月份以3%的全球份额,取代诺基亚进入到全球TOP10。
尤其在国内市场,由于受到换机潮与运营商大力推广千元机市场战略的推动,这些企业凭借自身渠道优势和快速的出货,迅速占领了由诺基亚、摩托罗拉以及众多国内二三线和山寨手机品牌所空出的中低端市场。以酷派、联想为代表的本土手机厂商,则日益接近三星的份额。
由此,“中华酷联集体冲击洋品牌”的话题,一度成为媒体报道和行业争论的焦点。尤其是酷派连续三年符合增长率超过60%,营业收入接连翻番,并于上周成功入选《财富》(中文版)国内500强企业。国产手机如此快速的发展势头,也让外界对国产手机的未来增强了信心。
然而,事实上这些却都未能打破由三星、苹果两家厂商把持智能手机行业90%以上利润的垄断局面。相反高出货量以及对运营商的过度依赖,反而使主流国产手机厂商在渠道和产品推广上陷入被动和同质化。更为不利的是,空前的竞争态势所带来的话语权的丧失。
一面既要和运营商合作才能保证市场,一面供货价又被大幅压低利润趋零,这也使得近来不少企业大佬开始对传统渠道模式大吐苦水。有媒体间接引述余承东的话说:与运营商的定制手机利润低得可怜,全在给运营商打工;必须销量过300万,才能达到利润平衡点。
相比而言,挣扎在食物链底层的更多中小手机厂商对运营商的感情,则显得更为复杂。因为即使跟运营商合作也尝不到任何甜头,运营商在集采时不断压价,而他们只能任人宰割。在分销方面,来自电子商务的冲击,以及传统渠道的没落,也让不少手机厂商的感到腹背受敌。
在“运营商捆绑”销售定制机之外,来自小米、魅族等新兴力量的冲击,则让依靠传统渠道模式生存的手机厂商看到“与用户沟通”的重要性。这也为以中兴、华为等为代表的主流手机厂商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惑,不得不面临“渠道向左、产品向右”的尴尬局面。即为保证现有市场,渠道依然主要依靠运营商,产品思路却越来越激进,疯狂追求“大“”薄”“快”等卖点。
不过,现实的压力和困惑,也为国产手机经营策略的转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兴为此不惜投入巨资,重新构建自己的渠道体系,这些措施多少显得保守。相比来说,酷派、华为则采取了更有前瞻性的策略,大举开辟电商渠道以及自建网上商场。以酷派为例,其2012年全年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的产品,已经占到全部销售份额的10%,今年更加大了投入。
与此同时,战略转型、品牌打造以及中高端市场的突围,都有望为国产手机厂商照进一缕阳光。从2011年华为提出“云管端”,到联想PC+以及酷派所倡导的PMCC等,都是在产品和市场战略上的重新梳理和定位。华为借助Ascend P6的营销,也对其品牌有了快速的提升。
事实上,据媒体报道披露,酷派则早在今年年初就已将品牌建设提上了日程。“电商对品牌的拉升作用明显,自建酷派商城就有这方面的考量。”酷派副总裁苏进说。最新消息则显示,酷派或在完成对新一代巨屏千元机的布局后,在WCDMA市场开始中高端手机市场的争夺。
值得关注的是,在高端手机市场,四家主流手机厂商中仅酷派有一些积累,尤其在CDMA终端领域,近几年密集推出了多款大观系列手机,使酷派成为此前唯一能与三星、HTC等抗衡的一家本土手机厂商。分析认为,酷派重塑高端市场势必将带动国产手机品牌的集体提升。
总的来说,经过10年的重新发展,国产手机再次遭遇洗牌期和转折点,如何取舍和抉择都需要考验企业领导者的智慧和决心,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只有快速反应才能不被淘汰。
回复数 0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