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掉的不是企业而是心态
倒掉的不是企业而是心态
文/刘文斌 引---------中国的文化很有意思,讲究中庸,点到为止。下属对于权力是崇拜的,无法坚持反对,因为历史提醒我们但凡坚持的臣子,都是以生命和生殖器做代价的,汉武帝对司马光就是这么干过,所以当他们发现决策错了也只能点到为止。最后国亡了,皇权被灭了,宗庙被毁了,而大臣的富贵还在,只是主子变了而已,所以一部二十四史就是一部帝王家族的血泪史,追求成为绝世英雄的,多数先成了烈士。 读行业杂志对我来说有难,稀奇古怪的技术符号,各兄弟企业的家长里短,多数时候是懒得看,也懒得写,很清楚那只是行业中的成人游戏,算不得数,当不得真!近期在行业杂志中看到一篇《给求职经理人的建议》的文章,引导我写这篇小文,无意冒犯,仅供交流! LED现在是很有意思的,有些春风得意,有些苦苦煎熬,有些在豪赌,有些在裸奔,还有些在指点别人,也有些已黯然退场。这是一个有趣的时代,也是一个无情的时代,成王败寇的故事在不断轮回,个中滋味只有真真演戏的人才知道 从事LED行业多年,对深圳行业的人才状况也算是有所了解。在行业大跃进的背景下,人才是香饽饽,成熟的职业经理人更是一将难求,优秀的大多已身居高位,其次多是有特殊要求而难以满足的。真正有实力的职业经理人是不会“求”职的,四年中我们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更像是个猎头公司,四大招聘网站全年开通,行业人才的流动基本都做到了及时撑握,即便这样,还是不能保障一个企业高速扩充对人才的需求。是一种发自内心地渴望和尊重,也是一种平等互利的合作(智力、资本、平台),故此,就不敢妄谈谁建议谁,倒是对这两年的频频的倒闭的企业有一些思考予以交流! 在同行们围观一个个曾经风光无限的企业倒下,宛惜的同时,是否应该引起企业经营者对于企业治理、风险管控的反思?为什么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没有救企业于危难中?我曾与几位失败企业的高层面谈过,分析原因时,几乎都归结于经营者的决策。那为什么不做前期的预警?为什么不能进行有效的制止?理性地说,谁能保证那万道光芒的背后不是无尽的黑夜?谁能给经营者提出中肯的建议?笔者从组织治理的角度,提出了以下两个观点,仅供参考: 1. 集权过度人才浪费中国的文化很有意思,讲究中庸,点到为止。下属对于权力是崇拜的,没法坚持表达反对,因为历史提醒我们但凡坚持的臣子,都是以生命和生殖器做代价的,汉武帝对司马光就是这么干的,所以当他们发现决策错了也只是点到为止。最后国亡了,皇权被灭了,宗庙被毁了,而大臣的富贵还在,只是主子变了而已,所以一部二十四史就是一部帝王家族的血泪史,追求成为绝世英雄的,多数先成了烈士。 现在的LED产业多数还是小型企业,经营者已走过了艰难的创业期,活着就证明是对的,这种实践性的自信心最终扩展成为一种全能的决策意识,即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无所不管,又无所不能,部属一片“皇上英明”式的崇拜淹没了基本理性。这就是历史轮回的模型,子还曾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就是说思考是源于学习和继承,否则就会是危险的,毕竟每一个独立的专业需要很长时间学习和实践,工具的熟练掌握到灵活变通这需要长期磨合,武侠小说中打通任督二脉即成为绝世高手的,那也是吃了苦,挨了打的。 用一个比喻说明这个道理,每个经营者都希望获取优秀的职业经理,这就像侠客渴望获得屠龙宝刀一样,想获得宝刀首先要有屠龙的大志向,不能和屠夫一样只是为了卖肉图利,想想,你用屠龙刀杀猪那好用吗?是不是真的屠龙刀,要在杀龙的过程中才能做出准确的评判,当然你也可以说,杀个猪都不好用何谈杀龙?可你有没有想过,只要是够大的刀都能杀猪,主要是用宝刀它不顺手,猪会认为用这么大的刀,你是小题大做和它过不去,刀也会认为你大材小用是对它的轻视!而用刀者认为这么贵的刀杀个猪还这么别扭,看看参与的三方都不满意!所以不要为了面子弄把宝刀在家里做摆设,这样你花钱、费力、还不落好! 尽可能的利用专业,才能发挥职业经理人的真正价值,在LED行业职业经理层的薪资水平已经很职业化了,能力的职业化是以权责对等的原则作为保障的,只要你的人力资源够专业并有决断权,设置一个决策介入的过渡方式,加上标准化的过程临控,这样决策风险至少要比经营者拍脑袋决策更有效率和有质量。听说洲明光电为了分权管理专门编制了一个《分权手册》,这本身就是一个好的管理尝试,让专业的人才做专业的事,做专业的决策,这是企业组织治理的主流方向。 经营者无疑在企业是最忙碌的,不光是裁判还是球员,企业管理是一个务实且理性的过程,就是要追根问底,不断改进,当把一个问题追根究底得出的结果,多数会追责到经营者,那改善如何进行?古时候黄帝至高无上吧,但每遇有天灾还要写一个罪已诏颁布天下呢,试问现在还有这样的企业经营者吗?是没有错,还是不愿面对错?造成这种无法逾越的障碍,核心的原因就是经营者涉入太深,揽权过度! 2. 防备太重、信任缺失, 本人的职业生涯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公司新厂装修,主要负责人是我,虽然所有与钱有关的过程都尽可能避嫌,如工程招标是由财务负责人主导的,采购谈判是由老板亲戚参与的,我能做的就是协调和推进,最后得罪了人,一批有质量的采购再加上一个不记名的短信举报,你无从申辩,也不会有真实且负责任的调查,罪状就坐实了,企业奉行的是有罪推论而不是疑罪从无。至此我便确定了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与钱有关的事决不参与。相信多数职业经理人都有过同样的经历。 曾有一次关于行为的辩论:一个员工在公司混了一天,他对公司的贡献是零,同样一个员工在公司忙了一天,但做错了事,他对公司的贡献是-N,从价值评判(KPI)的结果看是应该支持混了一天的员工,也就是说宁肯混日子,也不要做错事!而从组织治理的角度看,这样的选择是一定错的,道先要持信任和宽容的态度,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保证不做错事(只要不是有意为之),错误本身就是经验的积累,每个职业经理人的成长这都是必须的培养成本,况且管理本身也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管理的目的是防范而不是制止,如果不鼓励敢做事,包容做错事,就不可能有长期的做对事?久而久之组织就变的松散和没有责任,当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成为一个组织共识的时候,整个组织就会争功委过,太极横行,这样的组织就是神仙都会回天乏术! “信任”提供给团队的是正能量,“防备”则提供的是负能量,正能量对于组织的牵引一定大于负能量,信任的同时认真的构建系统闭环的标准监控,让你的职业经理人,愿做事,敢做事、做对事。这是作为经营者在企业文化塑造的着力点。 理性地说,只要有能力成为经营者的,都是行业的精英,不管是思考还是决策,毋庸置疑是优秀的,但平等真诚的交流,会更利于企业良性发展,故站在职业经理人的角度给经营者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或批评!1.担当责任,负责任的照顾好追随企业的兄弟们,因为他们把青春、家庭和希望交给企业,是信任,也是责任。让员工收入稳定,职业成长,对有贡献的人才让他们富贵这是经营者的责任。
2.尊重部属,平等的对待他们,有尊严的部属才有创造力,也才能尊重他的部属,自上而下的尊严才能有负责任的产品和服务。
3.心有佛性,企业的建立是上天对企业及创业团队努力的加持,企业是社会的,是上天给了经营者一个渡众生的平台。让员工成长并获得成就感就是渡人,渡人是最大的行善,不要等功成名就再做善事,那时候就是伪善,想想那些给孩子喝三聚氰氨的经营者,捐再多的钱,那些死去的小冤魂会放过他吗?4.保持感恩,感谢团队对企业的信赖和支持,在中国能出的起钱的企业不会少,能够持续的追随企业成长,那就是对企来最大的承认,也是企业最大的财富。
5.不做英雄,要做看客,高处有它的快感,但大多时候是孤独,游戏只有大家都有机会演主角,才能激发参与者的热情,在中国的语镜中,英雄和烈士几呼对等。
6.快乐体验,企业经营的目的不是逐利,是一种能力放大和对生命的体验,过度的逐利,会让经营者的心不能平静从而失去理性。这会对企业、家庭及个人都会是灾难 7.经营人心,但凡一个组织想做点什么,都必须塑造一份积极的气场,简而言之就是人心所向,包括客户的认同,供方的信任,员工的归心等等,经营人心比经营利益更有效率,因为人心可以换来忠诚,减少耗损,创造奇迹。 一个企业能否成为优秀,主要是经营者有足够的胸怀,马云说:领导永远不要跟下属比技能,下属肯定比你强;如果不比你强,说明你请错人了。比什么?1.比眼光:比他看得远;2.比胸怀:谁比谁强,不是能力强弱,而是看谁能包容谁。 当这个小文被多数行业杂志拒绝登出的时候,明白了在我们这社会说真话有多难,但更坚定了要说的信心,给那些有足够胸怀,志存高远的经营者参考!
回复数 1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