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产业“洗牌”迫在眉睫 应如何走好突围之路
在近日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半导体照明应用技术论坛上,有专家透露,新的强制性国家照明安全标准正在制定中,有望于明年出台。届时,所有照明产品的安全性能都将被分为4级,并贴上标签,向消费者明示,其中只有0级与1级才适宜家庭使用。  对此,市场人士指出,新国标的出台将加速中国LED产业的“洗牌”进程,LED产业亟待寻求新的市场增长空间。
  面临洗牌
  LED产业是公认的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新节能产业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中国《半导体照明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到2015年,我国LED照明产业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LED照明产品占通用照明的30%,并重点培育20家至30家龙头企业。
  据LED产业研究所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LED行业总产值达20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其中,在LED上游外延芯片、中游封装、下游应用三个行业分支中,下游应用行业产值规模最大、增长最快,产值为1590亿元,同比增长37%。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LED技术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LED产业即将进入第三个增长周期。LED产业前两个增长期分别是2010年之前的以信号和显示应用为主;2010年至2013年的以背光应用为主;2013年,通用照明将成为LED产业“主力军”。
  但LED市场的问题依然很突出。厦门光电子行业协会会长范玉钵表示:“一些小企业以低价、劣质产品进入市场竞争。有钱赚时大家一哄而上,能捞就捞一把,做不下去捞完就走。”这就导致LED这个“朝阳产业”已经变成了“混乱产业”——企业太多、市场太乱、品质太差。
  业内人士指出,新国标引入以后,部分产品不达“推荐性标准”势必将退出市场,从优化产品组合和产品质量方面讲,国标的出台将有利于整个产业回到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
  事实上,即使没有新国标的出台,行业内的重新“洗牌”也是必然趋势。受全球需求疲弱与LED照明产业竞争激烈的影响,国内企业的LED照明业务的营业额与毛利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加之结构性过剩危机余温仍在,外部经济环境发展不如预期,目前整个LED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尚普咨询电子行业分析师认为,LED产业产能过剩,主要是由于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时地方政府的过度刺激政策所导致,到2012年,经济下行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洗牌”的过程。
回复数 1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