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LED显示屏
近来读到网友的不少文章,例如《驱动IC成LED显示屏技术创新关键》、《驱动IC与控制系统相互协作,推动LED显示屏技术创新》,有自己的看法。
LED显示屏在过去10年左右的时间里,系统架构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可以肯定说这是一种经典的作品。并不代表没有人想改变他,技术革新者大有人在。做技术的工程师都会有一种幻想,用技来改变格局,引起行业关注,这也是很多技术人员从商失败的主因数。从控制到传输、再到显示都改变,其实是在改变LED显示屏行业。一个非常成熟,产业配套整齐的产业,非易事。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技术正好落在演进过程中,市场不可能完全按照我们的思路去发展。
不是太认同市面上推出的PWM(脉冲宽度调制)功能的显示屏驱动IC,被市场认可的观点。这些年,TI、聚积、点晶曾经推出过类似IC,均没有得到批量,事实证明是失败的规格定义。价格不是主因,不能批量价格自然也不会低。究其原因是内置PWM灰度IC只能适用设计静态LED屏幕,而市面上批量大部分是扫描方式驱动LED屏幕。PWM是IC内部产生时钟无法获得PWM整体扫描显示同步,从原理上是没问题的,技术上均能实现,但是生意场上可不讲这个,性价比是市场说了算。LED亮度不断提高,价格直线下降,显示像素密度要求越来越高,采用静态驱动方式设计屏更加的少,扫描驱动方式应用增多,因此内置PWM灰度不是终端设计所需要的解决方案。


LED电子显示屏和主板之间的数据传输一般采用的都是串行式数据传输方式(SPI),再通过信号包复用技术同步传送显示数据和控制数据。原因还是之前的答案,大部分LED显示屏是扫描方式设计,必须要继续采用这种数据传输方式,这种数据传输方式在这里使用就是最合适的。只要没有新的技术可以彻底解决扫描方式,这种数据传输方式还是会继续延续使用下去,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5年内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无论再先进的数据传输方式也解决不了LED驱动的问题。LED显示屏驱动IC之间的数据传输不能拿网络数据传输概念来看待。网络数据传输容易实现MHz、GHz速率,有一个致命问题是都不能实现实时同步。虽然我们播放的视屏都是连续的,要是1千个网络终端在一个地方播放视屏,会有1千个时间点,绝对做不到帧及像素显示同步。会经常遇到观看同一场现场直播时,不同的电视台会相差好几秒,这就是数据在网路中的延时不同造成的。

LED显示屏不是网络传输,每帧画面,每个像素显示必须要绝对同步,数据不能压缩,半点虚假都不行。显示屏IC是LED驱动,是直接点亮LED开关,他需要来至多方面的同步,而不是仅仅是时钟和数据。因此,不管网络传输发展到任何高度,都不能在LED驱动上派上用场。控制器设计类似网络传输,实质也有很大区别。

LED屏幕制造厂家认为扫描驱动LED设计屏是未来趋势,而技术研究人员都是从静态驱动方式考虑的,这是多年来设计出一堆又一堆IC也没能够改变LED屏幕设计,然而还是这颗规格。

回复数 4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