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fc198783 于 2012-12-26 00:03 编辑
模拟使用的是2mm*2mm宽的平面光源,10万条光线,反射面没有加反射膜(加理想反射膜接收面上的光能利用率大概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接收面距离光源1米,角度变化从12°-60°(5050的光源大概是12°-50°)。
透镜的机械图进行了一定的修改才上传的,但大体形状就是这样的,不知道和ledlenser的蛙眼透镜专利是否冲突,求大侠指点。
1.自己设计的调焦透镜机械图(修改了原始数据)

2.ledlenser公司的蛙眼专利透镜

3.准直的效果

4.相对移动3mm的结果

5.相对移动4mm的结果

6.相对移动5mm的结果

7.相对移动5.5mm的结果

8.相对移动6.5mm的结果

因为还是一个在校学生,自己跟的导师不是这个方向的,没得指导,就一直是自己折腾,得出这样的结果,与自己心里的理想结果有些差距,不知道后面需要怎样进行修改,求指导!!!!!
- 蛙眼透镜.png
- 不加反射镜-平面光源,平行光斑.png
- 不加反射镜-平面光源,移动3mm光斑.png
- 不加反射镜-平面光源,移动4mm光斑.png
- 不加反射镜-平面光源,移动5mm光斑.png
- 不加反射镜-平面光源,移动5.5mm光斑.png
- 不加反射镜-平面光源,移动6.5mm光斑.png
- 可变焦透镜机械图.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