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日光灯结构
一.外形结构设计 现在很多厂家为了追求LED日光灯的表面光照效果,设计外壳套件时也是挖空心思。下面我们来举例说明如下几种T8铝管+PC罩的管件结构。

上三个示意图为LED日光灯铝管截面图,其结构分配是比较常见的类型。至于个中优劣,各有说法。LED应用起来可以不拘一格,所以,有的厂家为了感观效果,把灯管外形做成椭圆形等。但是,不管怎么做,其实都是有得有失的一面的。现在我来说说这三种结构的优、缺点吧。
第一种:首先,我们从结构上就能看出,LED发出来的光能会在这个PC材料做的乳白扩光罩内进行一次混光,混合后的光通量低于LED光通量之和,因为在光能混合时,有些光分子产生相互抵消作用,通过积分球可以测量出这种变化。为了能让LED日光灯发光面接近荧光日光灯,很多厂家想到了用PC罩进行扩光。第一种结构为二分之一式的分配方式,这种结构分配的好处是:铝管内置驱动电源的空间大,对驱动电源的高度要求不大,能满足各种驱动电源的安装空间。同时,因为灯珠与PC罩的中心点相隔比较近,光能透过PC罩的比例增高。这样也就提高了LED灯管的光通量值。缺点是:灯管表面会出现雾状似的亮点,两边会出现黑带。总个感观效果是,灯管表面黑斑多,两边有暗区,光效不均匀。
第二种:灯板的散热隔板比第一种要低3个mm左右,但铝管的空间就小了,从上图很明显就可以看出。这种做法是,尽量拉高灯珠与PC罩中心点的距离,因为灯珠与PC罩 中心点的距离高度越高,灯管的表面光效就越好。但透光率会比第一种稍低一点,而且铝管置放驱动电源的空间也小了,需要针对性地设计驱动电源,这对一些技术 门槛较低的生产厂家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难度,因为市面上的一些成熟驱动电源不一定符合这个空间,所以需要自己设计开发。另外,从上图可以看出,灯珠的高度与 铝管和PC罩的结构对接缝基本一致,这样就可以减少灯管两边的暗区面积,提高暗区亮度。因为灯珠的发光角度是120度,如果接缝线和灯珠的高度处于一条水平线上的话,那么光照就会产生夹角,理想的状态是,散热隔板必须再下沉2mm,但如果那样的话,驱动电源就没空间置放了。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灯管的表面光效良好,无黑斑等,两边暗区基本消失。发光面与荧光灯管相比,基本一致。本人推荐T8灯管尽量使用这种结构。
第三种:从上图明显看出,散热隔板下沉得比较多,铝管内已经没办法放置驱动电源了。灯珠离PC罩 的高度也高了很多,这样混合出来的表面光效可想而知是很均匀的了。那么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灯管的表面光效均匀,发光角度也很大程度上提高,实现了同一水平 面上发光无夹角。另外就是电源采用外置驱动方式,这样可以降低灯管内部的热量,提升灯珠的使用寿命。
  • 未命名.jpg
  • 201207111805495862.jpg

回复数 31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