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九四二》是伪真相电影
电影《一九四二》是伪真相电影 时下,电影《一九四二》正在走红,作者宣称要把历史真实地告诉后来人,然而当我看了电影,我感到,电影告诉我的不是真相,而是真相后面的伪造。在电影里,河南省主席李培基为救灾镂心呕血,国军将军蒋鼎文不顾灾情乘机敲诈。而历史的情况相反,灾害在1941年已经呈现,李培基不予理睬,知道1942年9月才上报灾害,而且谎称只死了千人。蒋鼎文,三次呈报灾情,由于没有省政府的呈报反而遭到谴责。蒋鼎文只能下令自己的部队对每天每人减二两粮救灾。这里是凤凰网的一段文字:1、河南省政府早有瞒报历史1941年河南大面积遭灾,而这一年河南摊派的军粮按额完成,粮食部长徐勘在1942年10月中旬召开的参政会上,报告了1941年度的征粮成果,报告中提到,这年的征实征购成果颇为优良,全国21个省区中照核定数额收者就有11省,而其中就有河南。1941年时河南的灾情就已很严峻,李培基等只是消极的坐等灾情好转,既不抓紧救灾,又不及时请求中央救济。到1942年二麦歉收之后,秋收又告绝望,李培基却向中央报告说“河南的粮食收获还好”;另据国民政府农林部、粮食增产委员会统计,1942 年河南的稻谷收成(秋收)在四成上下,而实际收成仅有一二成,这个数字是根据河南省政当局所报得来,可见河南省当局并没有据实上报灾情。……时任河南省民政厅厅长的杨一峰晚年的一段回忆印证了河南省政府的瞒报事实。杨在1942年秋由河南省赈济会推举,同刘庄甫、任兆鲁一行三人,代表河南各界前往重庆报灾。据杨回忆,他们“在重庆查出了当时河南省主席李培基向中央所呈送的报告,说河南的粮食收获还好。”时任河南省粮政局秘书的于镇洲也有相似的回忆:“弟供职省粮政局,驻鲁山康庄,亦为灾情严重之区。弟为报灾事,屡向卢局长郁文建议,应速将真实情况转报中央,但均未被采纳。“2、河南驻军三次向蒋介石上报灾情 河南地方当局未向中央报告灾情严重之前,河南驻军怕影响军粮供应,早早将灾情的严重性如实报告给了重庆方面。1942年8月14日,汤恩伯致电中央赈委会委员长孔祥熙、代委员长许世英称:“查豫东各县上年荒旱,颗粒未收,街(蝗)虫遗卵,今春孵化蔓延之速,势若燎原……迄今各该县秋收绝望,民命堪虞,数百万灾黎鹄待赈济。1942年9月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在赴西安参加军事会议时,也曾将灾情实况面报蒋介石,因所报与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相左而受到训斥。而之前,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在重庆向何应钦报告灾情时,何说,灾情是不能随便报的,鄂西有灾,因为地方政府有报告,河南方面未见地方政府报告,何来的灾情?被蒋介石面训,使得蒋鼎文对河南省政府万分恼火。后来蒋依据李所报田赋征实数目向各地征购军粮时,发现各地粮仓为空,查明缘由,才知各县都是根据往年情况先报收成后征田赋,而按照1942年全省实际收成,完成军粮任务有很大难度。购不到军粮的蒋鼎文气急败坏,“将当时的河南财政厅长和粮政局长扣押起来”,当时有人问他原因,他说:“我只是管军事,征粮则是河南省政府的事;明知道河南缺粮,省主席却报告河南的收获还好,使我不能向他处求粮”。这一插曲也从侧面说明李培基确实没有将灾情如实上报中央。 与事实相反,在电影里蒋鼎文、李培基的形象被颠倒了,杨一峰被丑化(所谓民政厅长老方)。为了为李培基不报灾情开脱,电影把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时间提前。电影出现中国军队拒绝灾民入陕西和侵华日军鉴定救灾。恰恰没有八路军太岳军区接受灾民的故事。作者可谓费尽心机。 《一九四二》为什么要颠倒篡改历史呢?一种可能性是根据冯玉祥对蒋介石的指责,另一种可能是李培基1949年后参加了人民政协,蒋鼎文则去了台湾。可能二战兼而有之。还有就是因为蔑视中国军队的习惯。在中国文艺作品,长期以来用政治标准改写历史,把“正面人物“无限拔高”,把“反面人物”肆意歪曲,就是江青“三突出”那一套,其实,这是违背科学发展观的文风,因为这样使人得不到历史动力学的科学的结论。这里的一个典型是对林彪的歪曲,有一篇文章说林彪的大女儿从俄罗斯回国,对林彪说:“爸爸,我爱你。”林彪不懂俄语,结果被叶群翻译为:“爸爸,你是坏蛋。”其实林彪在苏联待多年,参加苏军参谋部,而且向留学生孙示爱,“我爱你”应该是听得懂的。再有,把毛泽东错误估计中苏边境形式的,把干部送往外地的决定,说成是林彪的一号命令,其结果不仅是掩盖一个错误,而是抹杀一段历史,使我们的发展的得不到历史的借鉴。科学发展,就要科学地看待历史,而科学地看待就要追求真相。像《王的盛宴》胡说八道的认为得不到历史真相的想法,是肤浅文人的想法。河南1942灾情的恶化,实际上是因为国民政府没有民主机制,一党利益独大,领袖独裁,领袖人物凭感觉斥责而不是调查,这就是独裁的结果。当时,李培基之所以迎合官场、报喜不报忧,蒋鼎文之所以不敢坚持真理,是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恶果,国民党作为国民党被自己的旅游追求腐化了。作为对比,美国《时代周刊》坚持自由民主原则,报道灾害真相,才解决促成救灾。电影没有这种深层思考,反而通过神父现象嘲笑了自由、博爱精神,不知为什么。这电影成为了一个中国网还是上的思想败笔。中国电影带需要思想深入,需要批判精神,而不是哗众取宠了。同期的《少年派》表现的更多的是思想深刻,这大约就是中国大陆电影导演始终干不过李安的原因。电影里,演员演得很好,我只能说,可惜了。电影《一九四二》是一个伪真相的电影,它走的是伪科学的思想路线,要促进中国发展,我们应该反对这种哗众取宠的伪真相电影。
转自科学网

回复数 2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