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苏醒之时
  4米的高大身躯果然霸气。
  笔者到东京的日本科学未来馆参观了展出到2012年12月10日的机器人“KURATAS”。最近两天,日本各大电视和报纸都对其进行了介绍,估计不少人都通过照片和影像,看到过KURATAS。
  KURATAS机器人由铁艺师仓田光吾郎和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职员、正在奈良尖端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研究科攻读博士学位的吉崎航组成的制作团队“水道桥重工”开发而成。这个人型机器人高4米、重4吨。四条腿上安装了轮子,能以10公里的时速移动。
  KURATAS最大的亮点是人可以进入到位于其脸部的驾驶舱中进行操控。拨动操纵杆,在建筑机械使用的油压系统的带动下,胳膊和腿部的关节活动自如,看上去就像是机动战士。KURATAS也可以像《铁人28号》的金田正太郎君一样在外部进行控制,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控制方式非常具有现代气息。这样的一个机器人的开发历经了差不多2年的时光。


就是想试试
  “为什么要造这样一个东西?”对于大多数人的这个疑问,仓田的回答非常简单:“因为想亲自驾驶过去在动画片里看到的机器人。”
  就连身为机器人研究人员的吉崎也表示“并不是为了研究”,他只是觉得,“真要有这样的机器人,该是多么有意思”。听说为了制造这部机器人,吉崎每周都要专程从东京赶往仓田的在山梨县的工场。
  “想造就造了”。话虽然简单,但要造出于4米的机器人绝非易事。这次的开发基本上属于自费。如果对自己的创意没有满腔热忱,绝不可能取得成功。这一点毋庸置疑。
  对于“为什么要造”这个疑问,仓田又补充道:“当有人创造出某项成果后,其他人会从中获得灵感,从而创造出更出色的成果。这种情况不在少数。希望看到KURATAS之后,这样的人能够涌现出来。”
  在二人共同的梦想中,未来将是巨大的机器人在城市中穿行的世界。
  “创意枯竭时”——在遍寻不到答案的时代,在策划和开发产品、服务、商务模式时,应该到哪里寻找新思路?。
  在为这篇文章取材时,笔者采访了一位著名的创意大师。听着KURATAS制作者们“想造就造了”的话语,笔者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这位创意大师的话。
为什么创意会在“某天,突然”出现?

回复数 6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