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一台iPad“合奏”
“2012教育论坛”于2012年11月10日在东京学艺大学举行。本论坛由该大学与小金井市、小平市、国分寺市的教育委员会及学校组成的联盟每年举办一次,此为第九届。主题是“21世纪运用ICT授课的思考”,邀请的是日本国内外的教育实践者。此次,前来参加的有来自日本的小平市三所小学以及学艺大学附属高中的教师,以及来自北京、上海、香港及首尔的教师。本文中国教师介绍的实例。
人手一台iPad“合奏”的音乐课(北京市)
  北京市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温建芳老师介绍了该校四年级开展的音乐课教学实践,具体来说,就是在音乐课上,学生们人手一台使用iPad演奏或伴奏。令人颇感兴趣的是,孩子们使用的不是笔记本电脑而是iPad。
  虽说音乐课的教学还是使用实物乐器更好(会场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但iPad的优点是,不仅可以“变身”为多种乐器,而且放在课桌上不占地方。温教师通过视频介绍了孩子们熟练地用两手手指敲击iPad屏幕来演奏鼓、钹及钢琴等的情况。温教师像管弦乐队的指挥者那样,挥动手臂指挥着孩子们的演奏。


图1 利用iPad中的小型乐器熟练演奏(来源于论坛上公开的视频)
  温老师说,关键在于“如何操作”。iPad上有多种应用,课堂上使用的“Grand Band”有模拟乐器演奏的功能。温老师指出,运用ICT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展现个性、提高听力和歌唱能力(可以看懂乐谱,掌握正确的音程)。
  在视频中,孩子们在课桌间左顾右盼窥探其他同学的演奏(看来所有guo jia的孩子都一样),但教室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没有一个孩子对上课感到厌烦。


图2 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快乐
  笔者感觉到,确实能从孩子们的演奏中看出每个人的个性。让孩子展现个性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在学习音乐及美术等艺术类学科中如何解决这一课题非常重要。ICT可帮助孩子们提高演奏技能,由此让孩子们有多余的能力展现个性。
  后半部分视频介绍了几个孩子随着大家的合奏自由跳舞的场景。由孩子们自己理解所演奏乐曲的意境,然后通过身体来表现这种意境。因为是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舞蹈,所以谈不上艺术表现,但可以为发挥孩子的个性创造机会。


图3 几名学生走到教室前面开始随着大家的合奏跳舞
  据温教师介绍,从开展这项教学实践项目之前的调查结果来看,能够看懂乐谱的孩子只占整体的三分之二左右,但开展教学实践之后的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孩子都能看懂乐谱了。不过,并不是北京市的所有小学都具备这样的环境,该小学被北京市指定为研究试点单位,所以才能开展这样的教学。今后这种先进的尝试如何在北京市内推广,将是值得关注的焦点。
利用数字数据的特性学习远近法(上海市)

回复数 3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