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灯测评】无情拆解飞利浦Hue LED(图)
  前两天拿到了 Hue,我们第一时间拆了一个,因为我们内心想要知道,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照明大佬,注重基础技术积累的老古董公司,是如何放下架子做传统上一个台湾厂才会关心的小外设的,贝尔金的 Wemo 系列销售的惨淡还不够给大佬们一个教训吗?
  但当手中拿起 Hue 的时候,这一切有了答案,我意识到,这不是一场试探性的游戏,而是一场战略性的革命,但从做工来看,无疑这是市面上难得一见的工业设计精品。
  与普通的国产 LED 不同,飞利浦的灯光系统使用了圈圈套圈圈设计:外部一圈使用类似塑料材质,方便用手把握不划伤手;内部一圈则是铝制的散热系统,整个空腔内电路使用了散热胶浇筑,大大的提高了散热效率。
  LED 驱动部分更是下足了功夫,11 颗 LED 分工合作,让颜色的显示变的更加的均匀与协调;从控制盒上也动了脑筋,使用高速的 32 位 STM 方案加 Ti2530 Zigbee 的 IC,通过 RestFul 接口的小型 web 服务器提供了二次开发的可能性,iOS 虽然并非完美(iTouch 上有点卡),但是在 UE、UX 的设计上可谓简约而不简单。巧妙的色泽搭配,流畅的用户体验,这一切都显示,Hue 这块产品,是一个精雕细琢的,充满诚意的艺术品,而非是传统强势厂商制作的冷冰冰的工业货了。
  三个组合(控制盒、Hue 灯泡、iOS 的 APP)
  Hue 底座内部(注散热胶的内核)长时间使用几乎无明显发热
  Hue 灯泡的 LED 阵列(全色域)远大于标配的 3 灯 RGB 配色方案
  然而,飞利浦的诚意还并非仅是这些,随着 Hue 的上市,飞利浦第一次发起了开发者社区(meethue.com 和非官方的 everyhue.com ),邀请程序员们一起完善和扩展 Hue 的功能(在我们眼里确实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这也是传统意义上硬件制造商很少做出的行为。
  我们能看到的是,涉及到智能手机的硬件产品,由于存在着广泛的开放性,未来不能 DIY 和利用软件社区能力的制造商,将会越来越面临发展上的瓶颈。
  现在有的厂商喜欢自行研发一个内部使用的封闭标准,但它的开发能力未必能满足未来的需求,也无法发挥硬件本身的潜力。因此不做标准,开放接口的做法,也许更符合当今时代的潮流。
  总结一下 Hue 带来一些变化,传统的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不再是仅仅围绕外观和设计上竞争了,大量的产品会迅速变成 Connected 联网设备。成为联网设备,不仅仅意味着你能够简单的完成远程控制,而且它们将通过联网获得前所未有的“智能”能力,它们会知道时间和天气预报,知道你的社交账号和日程表,知道你的喜好,它们还能与你的其他联网设备协助(如让 Hue 与红外传感器合作充当报警装置)。
  传感器与通信,云后台的进一步发展,将大大降低这些器件的制造与通信成本,以至于仅需多花几块钱乃至十几块钱,您的家电使用体验就能全部换个样!
  • 112803.jpg

回复数 9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