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民用产品领域还是工业设备领域,日本部件厂商在全世界都拥有很强的竞争力。2012年1月,松下将元器件业务部门(松下电子元器件公司、松下LED照明公司、三洋电机及松下电工的部分业务部门等)合并,成立了松下元器件公司。该公司的销售额约为1.4万亿日元,作为专门从事部件及元器件业务的企业,达到了全球一流规模。从日本电子部件厂商的前途考虑,该公司“向份额排名靠前的业务集中投入资源”的动向具有深远意义。以下是对该公司一把手小林俊明的采访的下半部分。(采访人:蓬田 宏树,大久保 聪,《日经电子》) ——公司合并之后,贵公司拥有了更加广泛的产品群。这些产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
小林 俊明
生于1951年。1974年毕业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工学系电气工学专业。1994年4月进入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工作。1994年6月开始担任松下电子部品公司商品开发中心商品开发室主任,曾任该公司开发技术中心信息通信研究所所长等,2004年6月就任常务董事。2007年4月就任松下电子部品公司代表董事社长。从2012年1月开始开始担任现职。(摄影:今 纪之)
(摄影:今 纪之)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不断进行选择和集中”。
仔细研究我们的业务就会发现,其中既有非常强大的业务,也有今后会增长壮大的业务。另外,还有将来可能会遭遇严峻的环境而被淘汰的业务以及目前已经衰败的业务。因为经营资源有限,因此我们的方针是彻底集中资源,也就是将资源集中在全球份额排在首位或第二位的业务(高份额商品)上。目标是使高份额商品占到总销售额的70%以上。
其中,现在有三个业务领域有望实现增长。分别是(1)移动终端、(2)环保汽车、(3)环境基础设施。我们将向这三个领域集中开发技术人员及资金等。
——智能手机等移动市场对价格要求非常严格。由于利润空间小,准备退出该业务的部件厂商越来越多。 我认为业务的均衡很重要。我们不会只做业务环境变化大的移动市场,也不会舍弃移动市场而选择只从事汽车和环境基础设施,希望能够达到业务的整体平衡。
从现在的销售额占比来看,包括移动业务在内的信息通信占33%、汽车相关业务占18%、工业基础设施占10%、AV设备占14%。我希望各领域能更加均衡,实现包括移动在内的信息通信占30%、汽车相关业务占30%、工业基础设施占20%、其他业务占20%这样的格局。
——LED照明业务今后会如何应对? 仔细分析LED照明业的话,能看到很多发光点。比如激光头使用的双波长激光器,市场份额达到92%,遥遥领先。 车载AV设备用LSI方面也有份额占58%的产品,车载摄像头模块的份额为55%,内窥镜传感器的份额为51%,均位居首位,都是高份额产品。
我们将着力重建包含传感器、功率光学器件及控制LSI的解决方案等业务。
——会逐渐缩小系统LSI和大规模逻辑芯片业务吗? 系统LSI方面,原来一直以与集团下属的AVC公司垂直整合的方式来做。这项业务我们不会舍弃,我们希望随着智能电视等新产品问世,充分发挥其特点。
届时,将有效利用以往的资产,积极开展新的业务。我们不想浪费图像处理技术及界面相关软件技术等好不容易获得的资产。我们计划利用这些资产强化传感器及功率LED照明等其他领域。
——是否有还有差距的零件业务? 当然有,我们不可能全部自己制造。
决定产品上市时间等的终归是市场和客户。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客户和市场所要求的时间。为此,结成联盟是一种方法,当然也可以进行M&A。比如,向亚洲企业授权我们的多层基板“ALIVH”就是一个例子。我们提出的使用竹纤维的扬声器技术也是产学合作联盟的成功案例。这种措施今后将越来越重要。
编后语 采访中,小林社长说:“我们通过业务重组获得了很多武器。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会。”他虽然语气柔和,但异常坚定。小林用来获得客户的武器大概是设在展厅里面的 “秘密小屋”, 其命名让笔者不由想去看看。据说“这是只对特殊客户展示我们的未来技术和磋商用的”。(蓬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