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基本知识
1.光:光是一种电磁波,我们所接触到的是可见光,可见光是电磁波辐射到人的眼睛,经视觉神经转换为光线,即能被肉眼看见的那部分光谱。这类光谱的波长范围在380~780mm之间,仅仅是电磁辐射光谱非常小的一部分。
2.光通量(Φ)光源在单位时间内所发出的能量的总和,代表光源本身发光的能力。单位:流明(lm)符号Φ
3.光强(1):可见光在某一特定方向角内发射的强度,代表光源发光分布规律。单位:坎德拉(cd)符号l。光强在空间分布通常用曲线来表示,所以又成为配光曲线。

4.照度(E):1、单位面积上收到的光通量数,表示某一场所的明亮度。单位:勒克斯(lx),1 lx即1 Inl/m2。符号E
5.光效(η)也就是光源发光效率,即光源发出的光通量(Φ)与该光源所消耗的电功率P之比。单位:
1m/w
6.灯具效率: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灯具所发射的光通量值与灯具内所有光源发出的光通量测定值之和的比值,是衡量灯具利用能量效率的重要标准。

7.色温(K):当光源所发出的光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的颜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就称为该光源的色温。色温越高,蓝色成分越高,反之,红色成分越高。单位:开尔文(K)符号K
8.光色:光色实际上就是色温,大致分为四大类:暖色<3300K、中间色3300K~5300K、正白5300K~6500K、冷白>6500K,由于光线中光谱的组成有差别,因此即使光色相同,光的显色性也可能不同。

9.眩光:视野内有量度极高的物体或者强烈的亮度对比,则可引起不舒适或造成视觉降低的现象,称为眩光。眩光可分为失能眩光和不适眩光。凡降低人眼视力的眩光称为失能眩光,凡使人产生不快之感的眩光称为不舒适眩光。眩光是影响照明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灯具产生眩光的主要因素为:
(1)、光源的亮度(亮度越高,眩光越显著)
(2)、光源的位置(越接近视线,眩光越显著)
(3)、光源外观大小和数量(表面积越大,光源数目越多,眩光越明显)
10.光源效率也就是每一瓦店里所发出的光量,其数值越高表示光源的效率越高,所以对于使用时间较长的场所,如办公室走廊、走道、隧道等,效率通常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11.功率因数:电路中有用功率与实际功率之间的比值。功率因数低,则电流中的谐波含量越高,对电网产生污染,破坏电网的平衡度,无功损耗增加。
12.平均寿命:也就是额定寿命,是指点亮批量灯完好率为50%的小时数,
13.光束角:射灯发射光的空间分布,以中心最强,向四周逐渐减弱到中心光强10%强度的圆锥角为光束角。
14.三基色红、绿、蓝(稀土元素在紫外线照射下呈现的三种颜色)。
15.频闪效应电感式荧光灯随电压电流周期性变化,光通量也周期性的产生强弱变化,使人产生不舒适的感觉,称为频闪效应。

回复数 18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