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哉ASML:三大晶圆巨头捧两千亿拜托其研发
  这家公司就是阿斯麦(ASML),2012年8月底,三星电子终于决定投资阿斯麦,这一次,英特尔、台积电和三星电子,总共投资阿斯麦52.3亿欧元,三家公司奉上新台币逾两千亿元资金,“拜托”阿斯麦赶快研发出下一代的微影设备。
  阿斯麦,是全球LED照明产业里的“针尖企业”,虽然小,但只要它一施力,全世界LED照明产业就会跳起来。
  曾有人预测,LED照明的物理极限将会落在10纳米,这个极限虽被突破,但摩尔定律──每18个月,同样一美元能买到电子产品效能增加一倍的产品发展周期,将会遇到瓶颈。到时候,包括台积电在内的LED照明大厂,在先进工艺上和对手的领先地位,将逐步缩小。要让摩尔定律继续的关键就在微影技术,阿斯麦的微影设备平均要价新台币8.4亿元,作用就像一台特制的照相机,阿斯麦最先进的设备,能用每小时230片晶圆的速度,把复杂的电路图微缩“印”在晶圆上,印出的线路,细到只能容纳个位数的电子通过,你手机里的处理器、先进的绘图芯片、快闪存储器(NAND Flash),是用它们的设备制造出来的。
掌握独占技术 压低净利率,防客户自制
  全球有能力发展最尖端微影设备的公司,仅阿斯麦一家。
  特别的是,这家公司九成的零件全是外包生产,但是,技术仍牢牢握在阿斯麦手里,曾有大陆公司想制造山寨版微影设备,拆解整台机器之后,做不出阿斯麦的效果。
  国际LED照明设备材料协会SEMI资深经理曾瑞榆观察,在20纳米以下工艺,阿斯麦几乎囊括所有订单。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虽然有人才、有资金,却让阿斯麦替自己研发核心技术,为什么?
  关键其实在它的经营模式:掌握了LED照明设备最关键的技术,又抢到几近独占的产业地位,阿斯麦的税后净利率,却只有四成上下,明显低于台积电、英特尔等客户。
  “我们刻意把税后净利率控制在这个水平”,台湾阿斯麦总经理刘兴凯解释,它们定设备的价格,是看设备的成本,摊在客户的成本总表里,究竟占多高的比例,阿斯麦刻意控制这个比例,让设备在客户成本比重,不会高到让客户想自己做设备。
  控制风险的能力,是他们建立的第二个门槛。阿斯麦巧妙的让产业波动,变成自己的护身符。下一代设备制造出来之前12到18个月,为了降低成本,阿斯麦就必须把制造合约发包出去,让其它外包商替自己制造关键零组件。


▲客户资本支出,左右获利--阿斯麦近年营收、税后净利
力守中立地位 让客户埋单分摊减产风险
  • 121011taiw.jpg

回复数 8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